化石是()资源,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,需要大力保护。
时间:2021-10-13 09:13:31 来源:易达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人
化石是()资源,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,需要大力保护。
不可再生
解析:
化石(fossils)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、遗物或遗迹,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。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,意为挖掘。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,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、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。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,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,都曾提到山西省产“龙骨”,“龙骨”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。
简单地说,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,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,这些动物死亡之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,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。在随后的岁月中,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,坚硬的部分如外壳、骨骼、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,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、结构(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)依然保留着;同样,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。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、遗迹就称为化石。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、植物的样子,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、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,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,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。
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19世纪到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。然而,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对其的巨大消耗,使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走向枯竭。
最新文章阅读
- 1961年4月12日,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“()”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,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。
- 以下选项中,被视为“化工原料之母”的是()。
- 为确保手机使用安全,下列安装App的方式正确的是()。
- 相传()为上古部落首领,曾与颛顼争为,侵陵诸侯,怒而触不周之山。
- 化石是()资源,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,需要大力保护。
- 目前,苔藓植物中()可供食用的种类。
- 玉兰树是先开花后长叶,这种表述是()的。
- 奠定航天理论基础的是俄国科学家()。1903年, 他发表了《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》这本现代航天史上划时代的著作。
- 通常在核泄漏事故的放射性污染中,放射性碘占有很大成分。为避免或限制放射性碘在人体甲状腺中的沉积,人们可以口服()。
-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是()。
- 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()。
- 设置密码时,采用()的方式比较安全。
- 2019年3月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,()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“拔节孕穗期”,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。
- 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全译本首译者是()。
- 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被统称为()能源。
- 沙漠中,有一种植物叫(),它能够在干旱的时候把根卷成一团,随风滚动。
- 唐玄宗()又称唐明皇。在位初期社会安定,经济发展,文化繁荣,国势强盛,史称开元之治。
- 恐龙死后,没有被其他动物吃掉,而是迅速被埋在地下,与地下丰富的()、碳酸钙、二氧化硅、黄铁矿等进行化学置换,久而久之遗体内腐烂的骨骼会被这些无机盐取代,形成化石。
- 温度是对生物生长最具影响的环境因素,不仅控制着生物的()分布范围, 还决定了海洋生物和陆生生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范围。
- 陆地上()发光植物。
- 和运载火箭相比,载人火箭需要增加一个独具的(),它是由逃逸塔和可分离的头部整流罩组成的逃逸飞行器。
- 地震后()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。
- 立体电影是放映时能给人以三维视觉,有明显纵深感的电影。是利用类似()摄制成具有水平视差的两幅画面的影片。
- 载人火箭顶部有一个尖顶--(), 它被誉为是保障航天员安全的“生命之塔”。
-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烷烃,其中以甲烷为主,通常是无色无味的,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()的气味。
- 古代中国地理名著《水经注》的作者是()。
- 计算机内部使用()计数。
- 东汉时期,曾以男儿当“死于边野”“马革裹尸”自誓而受后人崇敬的“伏波将军是()。
- 太阳能是地球大部分能源的来源,下列选项中,属于太阳能的转化形式的是()。
- 海龟()最长寿的海洋生物。